芜湖铁画网

NEWS铁画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铁画资讯

诗歌与铁画:跨文化与跨语言实践(下)房琴

发布日期:2023-04-04  浏览次数:0

芜湖市楹联学会《中江联苑》创刊号海外特稿

作者:房琴

美国马里兰麦克丹尼尔大学历史系教授


       诗歌与铁画

           跨文化与跨语言实践

图片


       这一堂课,相当具有实验性。笔者本来只是想试试各种可能性,但课堂的效果,却有点歪打正着,学生讨论《铁画歌》及铁画时,无缝对接地完成了跨文化与跨语言的教学实践。

       学生是大学一年级新生,都是美国学生,大多数没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背景,故采取第三套方案进行教学。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探险,对学生来说,更是另一种体验式的、对话性的探险。通过对铁画的视觉感受,一个学生有点兴奋地说,他对铁画特有熟悉感,因为他的母亲会打制金属画,经常会去城里的铁匠铺与其他铁匠合作打制装饰金属画,过圣诞节与新年时,送给亲戚与朋友, 所以他与铁画一见如故。

       大多数学生则直接称铁画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留白及别一番韵味。一些学生对铁画实物颜色与照片上颜色不一致感到好奇,还询问铁画原色为何在诗中成为黑白两色。一个学生对锻制出来的铁画,与宣纸上的水墨画稿,到底哪个可以保留更长时间,表示极大兴趣,大有一番深入研究的劲头,由此引发全班学生都在反复讨论一个问题:铁画会不会生锈,如何做好铁画工艺的防水、防锈?最后,引申至梁氏等人《铁画歌》中关于铁画与宣纸水墨画谁能不朽的文学及文化意义的讨论。 讨论中,学生拉近了与铁画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调动自己所有的背景知识,从比较的视角来认识铁画与《铁画歌》所处的时空背景,而非被动地接受《铁画歌》及既定的关于铁画艺术性的叙述。

       学生们讨论也相当热烈,涉及到铁画诗的社会空间及社会功用问题。笔者只是简单介绍了芜湖铁画及《铁画歌》的流传,希望留给学生更多地探索空间。美国大学课堂上,老师是一个引导者,主要任务是推动讨论,将学生的想法推到各个话题及主题上进行对话,及时补充学术背景知识,为学生的对话提供学术资源。换句话说,老师在课堂既要有目的,让学生知晓特定的历史文献背景,同时又要允许学生因自己的观察与认识而使最后的结论与老师相异。而《铁画歌》的讨论,也是主要在这个脉络上进行。学生对铁画的观察与体验相当不同,但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一个草根的世界与一个文人的世界是如何打通的”这个问题。铁画的作者汤鹏与铁画诗的作者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汤鹏不会对书生的世界感兴趣,而梁同书等人对铁匠的生活到底如何也颇为茫然。铁画创作者如汤鹏多为芜湖草根,而铁画诗作者如梁同书、韦谦恒等人则多在京城为官或求学,空间上也远为相隔。两个世界之间打交道或者相互了解的机会很少,即使相遇在同一空间,文人与铁匠的身份也会使得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沟通。

       但是,有了诗歌就完全不同了。铁画诗可以让书生与铁匠感受到物质、身份之外的感情联接。《铁画歌》作者笔端流露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未被俗世认同的感慨既属于梁氏等文人,也属于汤鹏。当然也有学生提出,梁同书有书写的能力,汤鹏是否也具有同样的书写能力?如果这样的话,诗中所表现的流落之感,是否只属于梁同书等人,而汤鹏只是被书写的对象? 有学生回应,除了书写的力量之外,是否可以回到铁画本身来理解两个世界的沟通,汤鹏当然写不了《铁画歌》,但当他的铁画以独特的面貌呈现在观者面前,这种独特性(或美、或奇、或异)的感觉会不会打破界限,将两个并不相关的世界钩联起来?

       这些讨论当然不会有终极答案,但作为这场讨论的引导者,我有几点非常欣慰。一是关于中国古诗词的功能性讨论,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铁画诗是夏日乡间音乐的即兴表演及家庭聚会时的即兴之作”的结论,颇有将铁画放入比较文学或比较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的意味,如此,突出了文人古诗词的世俗性的一面,即古诗词并非只关心精英的世界,而草根的世界也可以进入文人的写作,是两个世界钩联的基础。

       此外,学生将理解更多放在汤鹏身上,理解汤鹏在他那个时空下所受的种种限制。不能写作的汤鹏,是如何将他对世界的理解放在铁画之中的,不写诗的汤鹏亦可以通过铁画说话。只要同观铁画,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也可能会产生与汤鹏的共鸣。铁画,作为媒介,打破了不同世界的区隔。梁同书等人的铁画歌,使汤鹏获得了被重新认识的机会。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亦简单介绍了中国的四民(士农工商)社会、清代江南的政治文化意象、十八世纪的清代翰林院制度、江南与满族政权之间关系,方便学生讨论铁画与来自江南文人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但通过讨论,他们可以从自己的文化出发,来理解另一种他们相对陌生的文化。他们将梁同书铁画雅集活动,理解为朋友间聚会中对新奇礼物的惊喜或者是阿巴拉契亚山区草根音乐会的日常表演,这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和相对理解,阿巴拉契亚的比喻也切合铁画的地域性特点。

       可见,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另一历史与文化的教学,关键在于要有一种好的教学形式。我自己亦从讨论获得新的感受。最开心的是获胜小组的学生,他们为此获得一幅笔者从芜湖带到美国去的铁画小品。现在也记不起到底是哪位学生将铁画带回去了,但仍然记得诗歌创作比赛时,学生玩诗时的神态情景,有想创意的,有想韵脚的,有帮着遣词造句的,也有在一边插科打诨的。可见,前文所提四首英文铁画诗,是2013年秋季课程四组学生合作完成的。总之,学生们在分组进行创作时,可以通过模拟再现一种在场感,一种身临其境同观铁画、同写铁画诗的现场感。如果说梁同书、韦谦恒等书生的心头涌起的是才华难以得到认同的相惜之感,而2013年的大洋彼岸课堂上,涌上学生心头的则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也能写铁画诗”的自豪感,起码也有能在五分钟内完成创作中国诗歌作业的游戏感,按芜湖话来说:“好玩!”

       作为这一体验课的组织者,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自然也倍感有趣。后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组织了一些讨论问题,加入了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也让笔者重新认识铁画、思考铁画,并就江南与北京之间的关系与铁画诗的流传问题,从铁画诗流传角度,重新考虑铁画史诸多问题。这些思考,发表在2018年第11期的《江南研究》上。

图片


       十八世纪,梁同书书房里一次偶然的文人雅集,让地方性的体会超越了芜湖之外,并重塑了铁画的历史;二百多年后,QQ上的一次偶然应和,跨洋过海,仿佛水中心的涟渏,似乎没有起点,也无终点,但终究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涟渏。
       2013年秋季课程结束后,助教将四组学生合作完成的四首小诗抄录给我,我一时兴起,贴在QQ上。西安交大梅梢老师看到了很是欢喜,很快就信达雅地译成中文贴在QQ上。此后,这四首小诗一直蜷缩在QQ角落,无人问津。没想到的是,家乡的张双柱先生却对此一直关注着,今年夏天,他请我就此四首英文铁画诗写一篇文章。我顿时感慨万千!一个发端于芜湖,成就于清中叶梁同书书斋的诗聚,飘洋过海大半个地球,后因新媒体的联接,辗转西安,沉寂十年,终又回到故乡芜湖。
       张老师重新唤醒的不仅仅是那四首小诗。在与张老师的通话中,我有一种感受:汤鹏铁画之落寂,梁同书将之重生。是的,我仿佛感受到那波涛汹涌的海浪,拍打着我的心房,呼唤着我的念想,我一定不能辜负了张老师和家乡的期望,一定写好这四首小诗的前缘今生。
       我重新梳理着铁画与诗歌的关系,以及中国历史和文化跨区域、跨语言的融合。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在给学生教授中国古典诗歌时也介绍过日本的俳句(haiku),可能是日本俳句更容易在西方文化中传播,我的学生们对俳句也就更熟悉。原先他们在进入创作环节时,想到的就是以俳句形式来表达的,而集体创作中,不知不觉被带入中国风,成了中国绝句形式,尽管还很有俳句影子,最终不是俳句了。因此,擅于外语翻译的梅老师,其译作以直译为主,多少带有俳句风格。专于古典诗词创作与研究的张老师,其译作则以意译为主,完全遵循格律,很有中国的风雅。无论怎样翻译,这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实践,梅老师是在十年前的QQ私密平台上悄悄完成,张老师是在十年沉寂后的夏季将其重新呼醒,于我而言,皆是意外之喜。
       铁画因诗成名于十八世纪的北京,2022年又因诗结新缘。有时想想,到底是铁画成就了诗,还是诗成就了铁画?十八世纪,梁同书等人肯定以诗成就了铁画,而今天铁画与诗歌共同联系了寰宇。浮云过眼,人事交替,十八世纪至二十一世纪,会写古典诗歌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芜湖的铁画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但,诗歌的社会功能未变,诗歌的魅力仍在,这才会有此篇小文。写作此文过程中,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竟然全文尽失,只能重写一篇。想必是我对十年前这一体验课太耿耿于怀,对学生们的这四首英文诗太耿耿于怀,第二遍竟然写得那么顺手,这算不算是一种情结?
       这是芜湖铁画情结!

       这是家乡人文情结!

       这是中国历史与文化情结!

2022年九月 四稿于马里兰西敏寺市    

(全文完)   


  责任编辑:雪域飞鸿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IANA网友
0553-6886887
X芜湖铁画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65538688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